第一百七十三节 君心难测(1 / 3)

一剑诛心 伴卿一醉 3415 字 2022-02-21

大安境内,应城的和平举国欢腾。毕竟都是自己人,况且双方的军卒有些甚至是来自同一个州郡,没人希望听到阵亡的消息。

京城之中,顺德帝君刘轲也收到了北辛增兵的密奏,贤王刘秉以及相国潘准与六部大臣等都被召到了上书房。众人看完监天院的密奏以及李智快马传来的消息,刘秉唏嘘的说道。

“陛下,好在我等及时听取了林奇的建议。不然,应城势同水火,而封门关更是危在旦夕。”

刘轲威严的看着众人,“是啊,诚王能悬崖勒马,实乃我大安之幸啊。诸位爱卿,如今北辛增兵官渡,李智元帅已经调派五万兵力去支援,你们觉得是否还需要增加兵力?”

兵部尚书杨继洲起身说道,“陛下,臣以为李元帅分析的很有道理,北辛此刻增兵无非是想借助应城之乱突袭我大安。但是现如今应城之乱已经解决,想必北辛唐川也只是虚晃一枪。况且这些年占渡大将军镇守封门关,一直在加固防御,可以说封门关易守难攻绝非区区十万兵马就能突破。所以臣附议,暂时无需再增加兵源。”

户部尚书高鸿也站起身说道,“陛下,老臣也附议。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虽说李帅此次应城之战带足了粮草,但封门关若是继续增兵,恐怕户部还得重新调拨大笔的银两。现如今天下刚平,各州各郡的税赋还未收缴上来,咱们的国库~也很紧张啊。”

刘轲眼神之中流露出不易察觉的犀利之色,沉声说道,“北辛唐川亡我之心不死,这一战迟早要来。朕的意思是,若是趁着应城大军收编之际,集我大安优势兵力率先向北辛开战,诸位爱卿,你们觉得如何?”

众人一听,无不露出惊讶之色。这些人除了杨继洲之外大都是文臣,他们经历过上次的兵败之辱,但一想到与北辛唐川开战,却是发自内心的畏惧。

贤王刘秉当即阻止道,“陛下,孔老大人还在李帅大营之中,若是与北辛开战的时机到来,想必孔老大人与林奇都会力主开战。既然他们选择了调派部分兵力支援封门关,想必时机还未合适。臣以为,还是等李帅他们回京之后在做定夺吧。”

相国潘准也跟着说道,“陛下,老臣也觉得时机未到。如今应城之乱虽然解决,但诚王领地以及南部七州也要进行一场大清洗。况且李帅收编了诚王兵马,一时半刻还得调整,老臣觉得还是等我大安彻底稳定之后在做打算为好。”

刘轲点了点头,苦笑道,“看来朕是有些心急了,目前来说我大安看似平静,实则很多弊端要去解决。既然贤王与相国这么说,那就等李帅回归再议吧。”

刘轲说着站起身走出了御案,“诸位爱卿,李帅与诚王等人不日就到,你们倒是说说,此次出兵应城,朕该如何赏赐?”

一说到封赏,相国潘准与六部大臣开始议论起来。别看此次出兵应城没有大规模的战事,却完美的解决了最大的隐患,可以说这份功劳非常大。林奇到还好说,关键是李智爵至国公又添为兵马大元帅,再往上封的话,那只能是逾越到亲王级别。

贤王刘秉也看出众臣的为难,笑着说道,“陛下,这次出兵应城林奇居功至伟,理当重赏。但是元帅大人已经位极人臣,还是赏赐一个荣衔吧。不然,恐怕本王见了都得向他施礼。”

刘秉的一句玩笑话,顿时让气氛热闹起来,刘轲面色温和听着众人的议论,归根结底还是以赏赐林奇为主。

刘轲走回宝座,看着众人说道,“诸位爱卿,李帅是我外公,如果权位太重的话,朕也有任人唯亲之嫌。况且李帅年事已高,也不宜再长途奔袭了。所以朕觉得,应该给予李帅令人敬重的荣誉,却不再适合担当兵马大元帅一职。”

刘轲的话音一落,相国潘准等人顿时脸色一变。刘秉也疑惑的看着刘轲,“陛下,这样一来~不知李元帅会不会答应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