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章《墓中的甬道》(1 / 5)

卸岭天师 麻衣道人 8936 字 2020-11-01

蟒袍准确来的说应该是咱们国家古代时期官员的礼服,只因上绣着的是蟒非龙爪为四趾,而皇家的龙则是五趾,所以就有了四爪为蟒五趾为龙的说法。而且这种蟒袍多是皇帝,赏赐给有功之臣的非一般官员可穿。

结合这座古墓修建的年代,恰好是在明熹宗统治时期,所以稍作思索我就对这墓主人的身份有了一些猜测。

“怎么样了?”

这时一旁的张倩见我沉思不语,于是忍不住的就问:“这墓里埋着的到底是谁啊!能看出来吗?”

“有答案了!”

我缓缓点了点头示意大家,四下环视一周稍微平复下情绪后,这才把我心里的猜测对大伙讲了出来。

我: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,这墓里埋着的应该就是明朝末期,非常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啦。”

没错就是那个臭名昭著,手握重权的宦官,说起这人我估计稍微读过点历史的就没有不知道的。

要说咱们国家各朝各代宦官里头最坏的那位,想必大家都会一口同声的提起他,没错就是魏忠贤没有之一,

其实魏忠贤的原名叫李进忠,北直隶肃宁人也就是咱们如今的河北沧州肃宁县,后来进宫当了太监才改的名字,魏忠贤本出身市井无赖,因赌债所逼自阉入宫,在宫中结交太王安得其佑庇。

后又勾搭上皇长孙朱由校的奶妈客氏,与之对食,对皇长孙,则极尽谄媚事,引诱其宴游,甚得其欢心。

等到了泰昌元年,公元一六二零年朱由校即位,年号熹宗皇帝,这时候魏忠贤也是一步青云,直接被熹宗升为司礼秉笔太监。

那什么叫秉笔太监呢!这就考到我对历史方面能力了,据史料记载,洪武十七年也就是一三八四年,朱元璋对宦官机构进行了调整,增设了司礼监,主要是负责宫廷礼仪。

在古代太监是不能识字必须是文盲,可等到了文宣宗时期,司礼监的地位得到提升,开始设立内书堂,负责记录御前文字并封存大臣们的奏本,以及发行御批这些等等等。

再到内阁票拟制度化以后,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利,再次得到提升,原本该由皇帝朱批的事情,就都由秉笔太监完成了,这可相当于皇帝的代笔,到了明熹宗即位以后成为皇帝秉笔太监的魏忠贤,就以代笔的方式,最终演变成他来处理朝政。

我们都知道啊!明熹宗也就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名字叫朱由校,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。这哥们很有意思,大小也没受到过良好的教育,对于朝政这块压根不感冒,即便当了皇帝也没把心思放在上面。

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爱好上,以至最后演变成了特长就是当木匠。每天乐死不疲的带着一帮小太监搞创新研发,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木匠努力奋斗。

这么一来朝中大事就都由魏忠贤处理了,由此他就成为了明王朝实际的决策者,这就是魏忠贤,一时之间权倾朝野。

得势之后因身为残疾的他,心里开始扭曲,跟他对食当初皇帝的奶妈客印月,没少干惨尽人寰的坏事。首先就是陷害皇后惑乱后宫,然后又对其他妃子下手,要是哪个妃子怀上了龙种,二话不说就是一副堕胎药强行服下,让其胎儿死于腹中。

在朝野中也没少害一些忠臣,比如当时的左副都御史杨涟,我们都知道所谓御史,说白了就跟咱们现在国家纪检监察人员差不多。谁有问题就会对皇帝弹劾谁,当然魏忠贤干的那些坏事,杨涟早就看不下去了,暗地查出了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,并准备去向明熹宗告状。

没想到的是这一切早被魏忠贤察觉到了,没等他见皇上的面呢,就提前被魏忠贤,以莫须有的罪名下了大狱,在狱中被一颗铁钉打入头顶,一代名臣死于非命。

其实死在魏忠贤手里的忠臣还有很多,这就不一一细表了,他干的坏事实在太多了